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吊装起重机首次作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10-29 17:44

  24日上午,在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北留智镇德坡村外的风电机组安装工地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吊装能力最强、全球首款11桥XCA4000轮式起重机,已经收回到运输状态。这个重达400余吨、拥有11轴22个轮胎的“巨无霸”,正准备转场到下一个作业点。作业施工方河北镕诚科技股份公司工程经理高杰贤介绍,22日完成了首个风电机组的吊装作业,标志着这台“全球第一吊”首次作业的成功。

  据介绍,团队3月20日接到作业任务,开始组装起重机设备。21日至22日安装塔筒,再将重120吨、容量6.25MW的风电机组机舱和每个长95米、重28吨的共三个叶片依次吊至160米、相当于50多层楼高的塔筒上方完成组装。

  XCA4000轮式起重机由徐工集团设计建造,总体设计师李长青介绍,近年来,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优势主导产业,风电设备制造正朝着“更高、更重、更大”方向发展,这也给配套的施工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台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90%,是徐工集团从2010年起以1600吨轮式起重机为起点,第7次刷新由自己创造的“全球第一吊”纪录。在性能上,这款起重机实现了三大突破:高空起重性能突破。通过全新的高性能柔性臂架技术,解决超高大功率风机的安装难题,最高风机安装高度可达180米。复杂臂架作业安全性难题突破。研发了基于臂架姿态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突破传统力限器功能的局限性,保障大型施工的安全性。重载转场能力的突破。通过研发大吨级重载桥及其传动系统,实现超过400吨自重的安全转场。

  “我们之所以引进这台‘巨无霸’,是基于它优越的性能、较高的安全系数和方便转场度。”中能国电景县风电项目总监王荣建介绍,从作业情况看,之前3天安装一台风机,现在仅需要2天,可缩短工期30%以上。(记者耿建扩、陈元秋通讯员黄天任)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电话
020-66888888